项目进展

汽车-钢铁和铝材绿色供应链协同减碳 合力推进钢铝产业加速低碳转型

 

2024年9月,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,公众环境研究中心(IPE)启动“汽车-钢铁和铝材绿色供应链协同减碳”研究,旨在探索如何引导汽车企业加速对低碳排放钢、铝等材料的应用,激励钢铁和铝冶炼企业加速低碳材料的生产和供应,提速钢铁和铝冶炼产业的脱碳进程,助力中国“双碳”目标达成和全球气候治理。

通过基础研究,IPE发现钢、铝材料在汽车上游原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普遍较高,并开发了汽车行业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,以准确评价51家中外参评车企带动钢铝产业链低碳转型的进展。IPE发现,参评车企尚待落实上游材料的绿色采购,新能源车企在低碳材料采购方面落后于传统车企。海外车企凭借在ESG方面的先发优势,遵循当地更加严格的气候信息披露要求,同时面临来自利益方的监督,在碳核算和披露方面更充分,且普遍启动钢铝减排项目。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部分中国车企也开始设定针对供应链的减排目标,并开始披露针对钢铁和铝材的减排行动或计划。

在开展指数评价的同时,IPE还调研并与部分参评车企及零部件企业、钢企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开展访谈,厘清了车企开展低碳材料采购存在的外部障碍和内部挑战,识别出当前汽车产业上下游协同减碳的多个重要机遇,并提出加速推动汽车-钢铁和铝材供应链低碳转型的相关建议。

在项目结题会上,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的研究方法较为科学严谨,数据较为翔实,结论有比较充分的论据支撑,报告撰写较为规范。专家建议课题组继续思考如何延续现有的研究和工作,包括形成有针对性的、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,提炼绿色供应链的方法论,基于市场变化持续收集数据,同时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绿色发展。

项目进展
条件检索
 
×

Share to Wechat Moments

二维码加载失败...